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凝聚全省教育系统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的强大合力。机电工程学院特开设2024年度教育系统“新时代赣鄱先锋”专栏,大力宣传教育系统"担当作为好干部""党务工作好能手"“一心为民好支书""群众身边好党员"“突出贡献好榜样"五类先进典型,激励引导广大党员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见贤思齐、创先争优、建功立业,为加快建设教育强省、奋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先锋力量。本期我们学习的榜样——“新时代赣鄱先锋”徐丽娜。
个人简历

徐丽娜,女,汉族,中共党员,工作19年以来,她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把创新、做细做实教育数字化工作作为践行“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实际行动,一直在岗位上默默奉献,孜孜不倦。在年度工作考核中先后有九次被评为“优秀”等次,先后于2018年、2023年被评为省委教育工委 省教育厅优秀共产党员,2020年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以感谢信的形式表彰在教育系统网络安全攻防演习中出色完成演习任务。
迎难而上,兢兢业业。

疫情期间,摸清全省师生疫情数据是精准防控的前提条件。但每日各地各校上报的数据量巨大,且逻辑关系复杂,依靠人工完成十分困难,徐丽娜同志第一时间组织人员利用信息技术通宵达旦开发排查系统,并与同事一起每日对各设区市、全省高校、省属中专的数据进行核对,撰写每日疫情报告和每周疫情发展趋势分析报告近200份。同时主动与教育部和省信息中心联系,获取国家卫健委的全国确诊病例数据接口,将我省1100万师生基础数据与之对比,发现多例未掌握的师生确诊病例,为做好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人文关怀提供了有效支撑。疫情的发生也使得很多传统办公方式无法实现,她组织人员对视频会议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和电子公文交换系统进行全面保障,确保教育系统政令的上传下达畅通高效。
不忘初心,主动作为。
该同志能把工作岗位当作发挥自己价值的舞台,主动作为。在探索精准关注留守儿童小升初辍学问题的新方法过程中,她与同事通过反复的数据建模尝试、数据对比与分析,攻破一个个技术难点,打通与教育部数据比对的通道,最终得出我省小升初疑似辍学留守儿童人数,在上饶市教育局配合下,该市1千多名疑似名单中,明确辍学学生150人,经过劝返,许多的学生得以重新回到校园,人生轨迹得以改变,未来充满可期。在脱贫攻坚期间,她组织人员与江西省扶贫办建立了畅通的数据共享渠道,通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据与全国学籍系统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按照“一人一案”的要求,摸清了江西省建档立卡各学龄段人口的底数,建立了江西教育扶贫大数据,汇集了全省60多万贫困学生扶贫现状、扶持措施、扶贫效果等综合信息,对贫困学生的分布状况、致贫原因、帮扶情况、脱贫进度做到了及时跟踪、人随籍走的数据管理,为教育精准扶贫提供决策参考。
团结协作,勇于创新。
该同志作为推进我省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排头兵,锚定“应用为王、服务至上”,让师生、家长对我省教育有更多的获得感。她组织建设的“可信身份认证体系”入选教育部“2022—2023年数字化赋能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典型案例”。
由其作为技术负责人牵头建设的“互联网+明厨亮灶”监控系统,利用云计算、大数据、AI智能分析等技术,实现了对全省1.5万余个各级各类学校食堂的全方位、全流程、全要素监控,有力有效提升了全省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治理能级。江西作为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整省试点省份之一,以试点为契机,她与专家、同事一起 通过调研座谈形式,梳理统计出省教育厅存量系统以及新业务需求,形成“一系统一档案”。在省内外调研学习以及深入研讨的基础上,结合我省实际,形成了打造集教育资源、教育服务和教育管理于一体的智慧教育平台定位,并提出了“1+2+(三横十纵)”的弹性构架体系,既适应当前需求,又可扩展未来应用。通过将省教育厅82个业务系统进行分类整合重构,汇聚覆盖德、智、体、美、劳等的基础教育课程资源与教学服务,扩展大学生就业、科研管理、中小学管理、教师发展管理等管理服务,重新构建了江西智慧教育平台,让师生能更便捷地访问、使用各类优质的教育资源与服务。
责任编辑:王绪清